
备考托福的同学们,几乎都会好奇一个问题:“托福一般人都考几次?”作为经历过三次考试的“老烤鸭”,我想结合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历,聊聊这个大家关心的话题。
备考次数受哪些因素影响?
身边考过托福的朋友里,有人一战就拿到105分,也有人考了四次还在冲刺90分。其实考试次数和个人基础、目标分数、复习效率密切相关。英语底子好的同学(比如雅思6.5分水平),可能1-2次就能达标;而基础薄弱或追求110+高分的考生,往往需要3次以上。我认识的一位申请藤校的朋友,甚至半年内考了5次,最终从89分刷到112分。
为什么大多数考生考2-3次?
根据某知名培训机构2024年的内部数据,72%的学员最终考试次数集中在2-3次。第一次考试很多人会因紧张或时间分配失误导致发挥失常,比如我首考时听力漏听了关键信息,只拿到83分。第二次考试心态更稳,通过针对性训练提升到96分。第三次则是为了突破口语23分的瓶颈,专门找了外教陪练,最终获得102分。这种“摸底-强化-冲刺”的三段式备考,既能节省考试费,又能逐步查漏补缺。
如何科学规划考试次数?
建议提前做好两件事:一是用官方真题摸底测试,如果模拟成绩离目标分差15分以上,至少要预留3次考试机会;二是错开申请季高峰期,比如计划2026年秋季入学的同学,最好在2025年8月前完成考试。我当初就是吃了拖延的亏,第三次考试遇上暑假考位紧张,多花了2000元抢转考费。另外要注意两次考试间隔至少21天,给听力精听、写作模板优化留足时间。
特殊情况下的考试策略
对于短期内急需成绩的同学,可以考虑连报两场考试。朋友小陈因为学校交换项目截止日期临近,连续报了相隔20天的两场考试。首考94分未达标,但通过分析错题快速调整,第二场直接拿到101分。不过这种方式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快速复盘能力,更适合基础较好(模考90+)的考生。
以上是对托福一般人都考几次的介绍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