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随着2025年秋季学期的临近,不少同学开始为国际课程的选择而烦恼。针对2025alevel选科组合建议这个关键问题,结合多年观察我们发现,学生在选课时往往容易陷入几个常见误区。以下是经过验证的经验总结,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。
1、数理化科目选择过多
中国学生普遍擅长数理化科目,很多学生恨不得把所有的数理化科目都考一遍,但是这样并不能增加申请欧美名牌大学的竞争力,例如:AP课程里面的数理化科目中国学生基本上都能考5分,所以体现不出来你的竞争优势。
2、科目类别选择过少
众所周知,欧美大学的本科阶段定位是通识教育,所以他们希望所招收学生的中学阶段学术背景也比较均衡。例如:美国AP课程目前有7大类别,细分起来是9个小的类别,选择的时候,优势科目和其他科目应该统筹考虑。
3、盲目自信
AP,IB,IGCSE,ALevel,OSSD,VCE课程里面的某些科目,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科目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非常难的,盲目自信不但难以考出理想成绩,还占用了宝贵的备考时间。所以选择之前,应该对这些科目有比较深入的了解,量力而行。例如:AP拉丁语通常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进行备考,建议3年。
对于大陆地区高中生而言,AP,IB,IGCSE,ALevel,OSSD,VCE成绩的本质是什么?是被信任的国际正版GPA
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国内高中的成绩单是不被欧美大学招生官信任的(内地外籍高中成绩单被信任的程度也不高),AP,IB,IGCSE,ALevel,OSSD,VCE成绩那么作为全球统一(难以作假)的标准化成绩,替代了中国学生的高中成绩单,是中国高中生的国际化成绩单(GPA),GPA作为申请欧美大学的最重要因素,AP,IB,IGCSE,ALevel,OSSD,VCE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已不仅仅是早些年的锦上添花作用。部分家长对往年留学申请的实际录取状况缺乏深刻的理解,仅凭官方网站、招生官宣讲会、留学顾问的一面之词,缺乏对AP,IB,IGCSE,ALevel,OSSD,VCE成绩成绩的足够重视,甚至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所谓的活动上面,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。
对于海外高中的中国学生来说,2025alevel选科组合建议同样值得重视。虽然海外高中的成绩单更具公信力,但如果AP课程成绩会计入GPA,那么提前预习和合理规划选课仍然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。毕竟在申请欧美名校时,一份亮眼的GPA永远是最有力的敲门砖。